为主动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2025年11月6日下午,视觉传达设计系在博艺楼813教室成功举办了“AI+课堂教学与数字资源建设”专题研讨会。会议由系主任祁乐主持,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将AI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实践,并系统规划数字教学资源的未来建设蓝图。

祁乐系主任主持会议现场
会议的核心环节聚焦于AI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与会教师结合各自课程,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会议一致认为,AI并非取代设计师,而是强大的协同工具。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从“技术的操作者”转变为“AI创作的管理者与策展人”,重点培养其提示词工程、审美判断、跨界融合与方案优化的高阶能力。实践案例分享: 多位教师分享了初步实践案例。例如,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中,引导学生使用AI工具进行头脑风暴和风格探索,极大拓宽了创作思路;在《编排设计》课程中,利用AI快速生成多种排版方案,供学生分析、评价与再设计,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与深度。挑战与应对: 研讨会也坦诚地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如如何防止学生过度依赖AI导致原创性缺失、如何建立基于AI辅助设计过程的新评价标准等。会议建议,未来将通过集体备课,共同制定适用于不同课程的AI工具使用规范与伦理指南。
针对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会议明确了从“分散建设”到“系统规划”的转型三大方向。一是资源整合与标准化: 计划系统梳理、整合现有的分散教学资源,并启动系级“AI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数字资源库”建设。未来将制定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涵盖教学案例库、AI工具教程、优秀学生作品、行业前沿报告等模块;二是共建共享机制:鼓励全体教师将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优秀资源(如录播微课、高质量PPT、习题库等)经过审核后,上传至资源库,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建共享机制,避免重复劳动,提升整体教学资源质量;赋能教学全过程:三是明确数字资源库将服务于备课、课堂教学、学生自学、作业评价等全过程,旨在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全面、便捷、前沿的支持。
为保障上述议题的有效落地,会议同步强调了相关配套管理措施,一是教师发展与激励: 系部将定期组织关于AI工具应用与数字资源开发的专项培训与工作坊,并将在此领域的积极探索与成果纳入教师考核评价的参考范畴。二是教学规范再强调:会议重申了教学纪律、工作量标准以及外聘教师管理要求,旨在为教学创新提供一个稳定、规范的制度环境。同时,启动了2025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意见征集,鼓励教师将AI与数字资源建设的新思考融入课程体系。
系主任祁乐在总结发言中指出,AI技术的浪潮是挑战更是机遇。本次研讨会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他要求全体教师主动学习、大胆实践,共同将视觉传达设计系的教学与数字资源建设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图文/艺术设计学院 郭东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