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明晰设计学科发展方向,艺术设计学院于11月6日(周四)成功举办了“设计智汇”系列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王佩国教授,以“‘设计学’学科演进及建设策略”为题,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见解深刻的学术报告。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王佩国教授首先从宏观层面阐述了学科专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与总体趋势。他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下,设计已从传统的技能型专业,逐步演变为一门融合科技、工程、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性学科专业,其边界不断拓展,内涵持续深化,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随后,王教授深入剖析了设计的学科内涵与意义。他强调,现代设计学不仅是解决造物与美学问题,更是驱动创新、创造价值、引领生活方式变革的战略性工具。其核心意义在于通过系统性的思维与方法,整合技术、商业、文化与用户需求,应对复杂的社会挑战,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讲座现场
王佩国教授系统梳理了设计学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的演进脉络,并重点分析了在当前智能化、可持续、体验经济等背景下,设计学研究所呈现的新范式。针对学科建设,他提出了若干关键策略:一是强化基础理论构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学话语体系;二是促进跨学科深度融合,打造“设计+”与“+设计”的创新生态;三是紧密对接产业前沿,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提升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四是注重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实践相结合,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与文化自信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结合近期艺术门类热点事件,如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引发的伦理讨论、元宇宙中的数字身份与场景设计、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的遗产创新等,王教授生动地阐释了这些热点如何折射出设计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强调了设计学科在回应这些时代议题中的潜在贡献与责任。
最后,王佩国教授分享了其在学科建设方面的体会与思考。他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与教学管理经验,强调了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以及创新文化培育的重要性。他鼓励师生要勇于突破学科壁垒,保持学术敏感度,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推动设计学科的持续发展。

讲座合影
整场讲座高屋建瓴、逻辑清晰、案例生动,现场互动热烈。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本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对设计学学科演进历程的理解,更对未来的学习研究方向及学科建设路径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为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动力。(图文/艺术设计学院肖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