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在博艺楼618会议室召开“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践探索” 主题教学研讨会。本次会议聚焦“AI 如何重塑设计教育”这一核心议题,汇聚系部骨干教师展开深度研讨,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设计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方法,会议由产品设计系专任教师陈安琪主持。
会议现场
会上,陈安琪老师率先以《生成式 AI 冲击下的设计教育转型》为题作引导性发言,为整场研讨会奠定专业且前沿的讨论基调。她通过一组极具说服力的数据指出,在过去18个月内,AI技术已深度渗透至 63% 的设计任务流程,深刻改变了传统设计工作模式。基于此,她提出“AI 不是工具,而是新的设计土壤”这一创新性观点,呼吁全体教师打破对AI技术的工具化认知,从以往侧重“软件操作”的教学模式,转向引导学生与AI进行“思维共创”的新型教学方向,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设计人才。
在引导发言之后,系部多位教师代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依次分享了AI技术赋能设计教学的一线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课程设计优化、实践教学创新、学生作品指导等多个维度,既有对AI工具在具体教学场景中应用方法的探索,也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与总结,为在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参考,引发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会议最后,全体参会教师共同审议并通过了《产品设计系AI教学工作指引(草案)》。该指引从规范AI教学应用、保障教学质量与伦理底线出发,明确约定了“课堂必讲伦理、作业必标AI参与度、毕业设计必审数据版权”三大核心准则,为后续AI融入设计教学提供了明确的规范指引。同时,会议还确定了一系列实质性推进举措:自2026级新生起,将新增《生成式AI设计》《AI伦理与法规》两门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系统性构建学生的 AI设计能力与伦理素养;计划同步升级 2 间智慧教室,通过完善硬件设施与技术配置,实现“算力、模型、数据”三到位,为AI教学实践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AI与设计教育的融合实践,产品设计系将于10月中旬举办“AI+设计教育”开放周活动。届时,将面向全系师生展示首批2门AI共建课程的教学成果,同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行业代表共同参与,围绕“AI 设计人才联合培养”方案展开深入研讨,持续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路径,助力设计教育高质量发展。(图文/艺术设计学院綦鑫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