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开展了新学期教研会议,旨在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与招生趋势,执行OBE人才培养理念,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展示科研成果与竞赛佳绩,同时就成立专业工作室进行了探讨。此次教研活动不仅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创新活力与学术热情。

研讨现场
一、就业形势与招生情况分析
会上,环境设计系李凤华主任首先就当前环境设计专业的就业形势进行了全面剖析。她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环境设计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但也对人才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系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同时,针对近年招生情况的变化,专业带头人陈华钢教授指出,系部应进一步优化招生宣传策略,强化专业特色展示,吸引更多有志于环境设计的优秀学子加入。
二、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优化
针对24级新生,环境设计系提出了更加科学、前瞻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设了“数字展示空间设计”、“IP形象空间设计”、“跨学科综合设计”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思维。同时,对现有课程进行了精细化调整,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紧密对接,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三、课程安排讨论
会议期间,教师们围绕课程安排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加大实践课程比重,通过项目式学习、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锻炼能力。此外,还提议引入更多线上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四、科教研成果与竞赛成果分享
近期环境设计系科研与教学成果斐然。会上,林文冬、朱琦聪、王琳等多位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最新成果,以及指导学生参与各项设计竞赛取得的优异成绩。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系部教学实力,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展示平台。
五、成立专业工作室事宜探讨
为进一步提升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环境设计系就成立专业工作室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成立工作室是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重要举措。工作室将作为师生共创、校企合作的平台,聚焦行业前沿,开展设计研究、项目孵化、社会服务等工作,为培养高素质环境设计人才贡献力量。
此次教研会议,不仅为环境设计专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舞台。未来,环境设计系将继续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专业发展的新路径,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环境设计人才贡献力量。(图/艺术设计学院李凤华 文/艺术设计学院潘学斐)